(1)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是焦磷酸盐的稳定类似物,其特征为含有P-C-P基团。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双膦酸盐与骨骼羟磷灰石的亲和力高,可以特异性结合到骨重建活泼的骨表面,然后按捺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用,然后按捺骨吸收。
现在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首要包括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等。HORIZON研讨标明,双膦酸盐治疗可削减40%-70%椎骨骨折和40%-50%髋部骨折,并可明显下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死亡危险达28%。
考虑到双膦酸盐可以在骨骼内长时间存留的特色,国内外指南均引荐,口服双膦酸盐5年,静脉应用双膦酸盐3年后,可考虑进入药物假期,但其间须严厉定时评估骨密度改变及骨折危险。
双膦酸盐类药物多经肾脏代谢,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功用改变,如用药前患者已有慢性肾功用不全应慎用此类药物。该类药物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罕见的副效果,例如非典型股骨骨折和下颌骨坏死。
(2)降钙素
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在人体中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能按捺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削减破骨细胞数量,削减骨量丢掉并添加骨量。
一起,该类药物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必定缓解效果。现在应用于临床的降钙素类制剂首要为依降钙素(Elcatonin)和鲑降钙素(Salcatonin)。
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相比,鲑降钙素在提高骨密度及防备脆性骨折等方面的效果尚不确切,现在引荐用于缓解骨折围手术期疼痛症状及减轻骨折后废用性骨丢掉。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与骨安排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按捺破骨细胞的活性,平衡骨重塑,保持机体的骨代谢平衡,对绝经后女人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的骨质流失有较好的拮抗效果,代表药物为雷洛昔芬(Raloxifene)。
与雌激素不同,此类药物在子宫和乳腺安排中发挥雌激素拮抗剂的效果,故可削减乳腺癌的发生率。很多研讨标明[,雷洛昔芬可下降椎体骨折危险,并提高椎体及髋部的骨密度,但下降非椎体及髋部骨折危险的效果证据不足。
(4)RANKL单克隆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是破骨细胞保持其结构、功用和存活所必需的一种跨膜蛋白,其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高表达于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膜。RANK与RANKL结合后激活下游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成熟,增强骨吸收。地舒单抗(Denosumab)是一种可与RANKL结合的人IgG2单克隆抗体,并阻断RANKL与RANK结合然后按捺破骨细胞的构成与功用,按捺骨吸收。
已有临床研讨证明,地舒单抗在绝经后妇女中,可明显下降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危险。FREEDOM研讨标明,相较于安慰剂组,地舒单抗可明显添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且绝经后女人使用地舒单抗治疗3年后,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危险分别下降68%、40%和20%,使腰椎、全髋、股骨颈骨密度提高8.8%、6.4%、5.2%,并可快速、继续地按捺骨转换指标。使用地舒单抗治疗期间须严厉按期注射,突然停药可能导致骨质丢掉。地舒单抗在我国于2020年6月获批用于高骨折危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 item.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