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医笑

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肛肠工作20余年,诊治耐心细致,擅长治疗各种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直肠脱垂等,在中医药治疗结肠炎和便秘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尤其在炎性肠病、电子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和肛肠外科并发症诊治方面具有独到经验。
更多
总想上厕所,而且还总想上大号,当心了,便意频繁莫大意

不可否认,排便是人正常的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而便意则是吹响排便的号角。俗话说得好: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浑身轻松。那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没有便意痛苦万分,而常有便意一定是好事吗?

便意就是肠内容物运动到直肠后,机械刺激此处的排便感受器而产生。肠内容物通常是大便,但是对于便意频繁的朋友,警惕是否虚假便意在作祟。虚假便意就是大便以外的因素(包括神经因素)刺激排便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或经肛门排出物不以大便为主。

总想上厕所,而且还总想上大号,当心了,便意频繁莫大意

 

研究表明:直症性疾病、直肠黏膜脱垂、直肠或邻近组织肿瘤、椎管内神经病变均可产生虚假便意,精神因素可参与到上述任一疾病中,为非作歹。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防患于未然。

常用的检查方法:

1.肛门指检、直肠镜检查、电子乙状结肠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直肠下段及肛管情况,如是否有直肠黏膜脱垂、直肠炎、直肠肿物等, 也可了解肛门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

2.血常规、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是排除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重要而又简易的常规检查项目。必要时可使用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

3.对直肠上段或结肠可疑病变者,应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均能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

总想上厕所,而且还总想上大号,当心了,便意频繁莫大意

引起虚假便意的常见疾病:

1.直症性疾病:直肠黏膜炎性反应造成黏膜血管充血、水肿伴炎性渗出,刺激感受器产生便意。使患者总感觉肛门部坠胀、便意频频,只能排出稀便或无大便排出,持续不能缓解。肠道炎症明显者可出现黏液炎、不同程度、消瘦、乏力等。本病一般不危及生命,但频繁便意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炎症严重者,一出门就要到处找公厕,非常尴尬。很多退休在家的患者干脆不出门,此病如枷锁一样把他们牢牢“锁”在马桶旁。还有很多患者反映:由于频繁入厕,手纸摩擦造成肛门皮肤水肿出血,疼痛剧烈。

对于炎症性肠病,首先要明确诊断。治疗方面中医中药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可以因人、因地、因时,辩证 论治,个性化治疗,可达到清热祛湿、健脾利湿、温肾健脾的目的。患者所需承担的只是良药苦口之苦,却可避免承受解热镇痛抗炎药、激素等的众多严重副作用。

总想上厕所,而且还总想上大号,当心了,便意频繁莫大意

2.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的解剖分为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部分血管、神经从此通过。随着年龄增大、长期腹泻、长期、久蹲或任何原因导致的腹内压增高,均可导致直肠黏膜下层与肌层分离,失去肌层的悬吊支持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如长长的衣袖一样向下滑脱,堵塞在肠腔内,牵拉、刺激排便感受器,产生频繁的便意,但是大便排出费力,经常合并。本病经过专业肛肠医生的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直肠黏膜脱垂可归于中医脱肛(中气下陷证)的范畴,但已经合并器质性改,使用中医的补中益气类药物,难以显效。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将脱垂的黏膜切掉。如东直门医院肛肠科开展的PPH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此法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3-7天即可出院)、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受到广泛好评。

3.神经系统疾病:直肠和齿状线以上的肛管由内脏神经支配。一般认为,直肠壁的生理膨胀感觉冲动是伴随副交感的感觉神经传入的,其副交感神经来自盆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的纤维来自盆丛,由腰1、2节段侧角、骶2-4脊神经组成。椎管内病变或脑部病变,影响上述神经,均可引起虚假便意。

4.直肠及邻近器官的肿瘤 大肠癌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结肠息肉(腺瘤)、结肠部位的慢性炎症、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遗传等是其高危因素。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排便习惯的改变常为其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毋意频繁、大便变细、大便带血、脓液或黏液便。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腹痛、肠梗阻等。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或家族中有肿瘤病史者,均应高度重视,常规行全结肠镜检查,采取活组织标本,这是目前筛查肠癌最可靠的方法。

跟大家聊了这么多,总结为一句话:警惕虚假便意!遇到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危险信号,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意在指导临床治疗,患者朋友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模仿。请在医师指导下依据病情使用。

  • {{ item.user_nickname }}

    {{ item.content }}

    {{ item.create_time }}
联系
客服
  关注
公众号